1. 前端:单母线仿真,在已有的单年仿真的基础上,增加多年典型年仿真功能,用户可以设定项目的生命周期。
  2. 前端/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传入参数增加build_year、lifetime,用于多年仿真中设定各组件的建造年份和生命周期,目前这两个参数使用的是计算端设定的默认值。
  3. 后端:多母线仿真,年结果数据增加”新能源:有功“。
  4. 前端:单母线仿真,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项目生命周期、利率、初始投资、置换成本、运维成本等参数,计算出各个组件的DCF总计以及年化资本成本。
  5. 计算端/后端:单母线仿真,多年仿真的统计分为年化统计和全周期统计,其中年化统计中的扩容成本=年化资本成本容量,全周期统计中的扩容成本=DCF容量(dcf值从前端传入的invest_table中获取)。
  6. 前端/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增加时间分辨率的选择,单母线单年计算可以选择更高分辨率的计算时间,例如10min、15min、20min、30min;单母线多年计算可以选择1h、2h、3h、4h。
  7. 前端/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传入参数增加freq,freq表示用户选择的时间分辨率,计算端根据该参数对数据进行颗粒度的处理,让结果数据的时间间隔与用户选择的间隔匹配。
  8. 前端/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传入参数增加cap_step(光伏、风电、常规发电、储能均有,只要能扩容的组件,都需要该参数),计算端用该参数来对扩容的组件容量进行取整操作,目前该参数使用的是计算端设定的默认值。
  9. 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如果风光、常规发电、储能有扩容的情况,从原先的一次计算改为两次计算。在完成第一次计算后,需要将扩容后的最优容量p_nom_opt按步长cap_step向上取整后,赋值给p_nom,保证扩容后的容量是整数,然后将是否可扩容p_nom_extendable设置为False后,进行第二次计算。
  10. 前端/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传入参数增加solar_decay(衰减率)、wind_decay(衰减率),如果是多年仿真计算,光伏风电的发电量需要考虑逐年衰减,用该参数来实现p_max_pu的逐年衰减。
  11. 前端/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融合单母线单年计算和单母线多年计算,让二者使用同一个计算api。
  12. 前端/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时序结果从原先存在infoConfig中,改为存在predictData中,计算端从predictData中读取时序数据。
  13. 前端/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项目生命周期由原先使用的默认值25,改为投资信息表中用户填写的生命周期值。
  14. 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对用户传入的时序数据进行长度的判断,确保时序数据无误。
  15. 前端/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增加电网爬坡率的设置,用于设置上下网的上爬坡率和下爬坡率。
  16. 计算端:单母线仿真,多年计算,修复风光扩容情况下,新能源利用率约束失效的问题。

测试:

  1. 测试单母线仿真的扩容容量向上取整功能 - 风电/光伏/常规/储能扩容
  2. 测试单母线仿真的时间分辨率处理功能 - 时间分辨率依次设定10min、15min、20min、30min、1h、2h、3h、4h。
  3. 测试单母线仿真的时序数据长度判断功能 - 使用时序数据,传入错误的时序数据长度,查询提示信息。
  4. 测试单母线仿真的统计结果生成功能 - 分别进行单母线单年仿真和单母线多年仿真,比较统计结果。
  5. 测试单母线仿真风光扩容情况下的新能源利用率约束功能 - 风电/光伏扩容,从0开始设置新能源利用率为不同值,测试新能源利用率约束是否有效。

文档: 增加多年仿真文档